金锰局长在2009年全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09-12-13 10:12:22 点击量:2524

 优化管理 提升内涵 勇创桐城高中教育新辉煌

今天,我们又在这里召开一年一度的全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过去一年的高中教学工作特别是高三教学工作,表彰上一年为全市高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分析全市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会议安排,我着重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凝心聚力,迎难而上,上学年我市高中教育稳步发展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抢抓新课程新高考带来的新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突出发展意识,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各高中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动内涵发展。桐中、天中积极推进创建优秀省级示范高中工作,八中顺利通过省示范高中的评估验收。望溪职校创建国家级中职示范学校工作全面启动,进展顺利。创建工作,锻炼了学校管理者,磨炼了老师队伍,提升了办学品位。   

    二是突出改革意识,课程改革稳步推进。通过三年的新课改,各高中努力开齐学科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主动开设活动课程,坚持向教学常规管理要效益,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组织开展“考评课”、“观摩课”、“展示课”等评课活动,突出新课程教学观念,打磨优质课教学流程。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变化。在省、市级教学竞赛活动中,多学科参赛教师获得省、市级奖励。

    三是突出质量意识,高考成绩稳步提升。2009年高中毕业生是我市实行小学改制学生分流后的第二届学生,应届生源减少,比08年减少2019人。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全市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仍然达到2926人,达线率为30.04%。其中一本上线710人;600分以上266人,比08年增加123人;艺体类本科双达线108人;各类二本上线人数达2278人。桐城中学本科达线1105人,有三位同学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天城中学本科达线625人。八中本科达线378人,其它学校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落实“凝神聚力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工作方针的收获和结果,是全市教育工作者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教育局,对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为全市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关心支持教育,桐城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确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几大班子领导心系高中的发展,关注教育教学质量尤其关注高考成绩,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慰问一线教师,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每年的高考成果表彰会,市领导都出席会议,致以亲切的问候,提出殷切的希望。市四大班子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有效地调动了全市教育系统干部和师生的积极性,为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夯实了高中教育优质发展的基础。

    近几年来,我市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市”为总目标,开拓创新,务实奋进,在规范中发展,在特色中提高,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学前教育不断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其他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高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发扬拼搏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打造了一支能战斗的队伍。

    发展教育,提高质量,关键在于有一支过硬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我们的校长和中层管理干部,为提高质量都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汗水。尤其是农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面对办学条件差、生源质量低等诸多不利因素,同志们凭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全力拼搏,靠科学管理,以身作则,深入课堂,研究教学,他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为全市教学质量的提高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广大一线教师不计报酬、不讲条件、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高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是加强高三教育教学管理,旗帜鲜明的向管理要质量。

    加强高考质量管理,重视备考业务指导,是提高高考备考水平和高考成绩的根本保证。市局教研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指导、教学质量检测、优化备考策略等方面作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各校高度重视过程管理,做到领导分工蹲点到所有班级、备课组,深入到课堂和师生之中,定期参加班级和备课组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召开座谈会和动员大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结合各学科的教学情况,上学年度我市先后举行高中教学研讨活动二十余次,优化毕业班复习策略,加强教学复习指导,形成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教学链条。校际之间的交流也逐渐深化,各类研究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课改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浓厚了我市高考研究氛围,提升了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应对能力,提高了学校的备考水平。如此同时,我们还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注重结果运用,对高考贡献突出的学校和教师,教育局和各校都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自今年起,我们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考核力度,下一步还要参照安庆市教育局的考核办法,进一步修订完善《桐城市普通高中高考奖励办法》,综合生源因素和学校条件的差异,评定学校教学质量,为学校竞争打造了一个平台,调动不同类别学校的积极性。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优先发展教育已成为各地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不少兄弟县市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后来居上,名校名师不断涌现,很多学校赶上甚至超过我们的示范学校。无论是我们的百年名校桐中和天中,还是其它市级示范高中,都已明显感到巨大的压力,不进则退,小进也要落后,如何保先进位已是实实在在的眼前压力。安庆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已经召开,各高中对自己在安庆市的位次都很清楚。十一月下旬,省教育厅教育教学视导组对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省教科院阚智院长代表视导组作了反馈报告,对我市基础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针对我市高中教育中突出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也提出了五点反思和建议,言辞恳切,委婉深刻。让我们在场聆听的同志颇受启发,感触尤深。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市教育局和相关学校、都围绕省视导组的意见,积极反思自身的工作,落实整改措施。我市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高中教学管理出现“高原现象”。前几年,我市各高中争先进位,发展迅速,全市十所普通高中全部升格为安庆市级以上高中。但是,争创成功之后,不少学校出现了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出现了骄傲情绪,出现了自满现象,压力不够,进取不足,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有些学校办学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关系没有理顺,管理办法陈旧,制度流于形式;有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学校教师文化建设缺少有力的抓手。近几年新聘青年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成长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新形势,尤其是不能适应课程改革新要求,优质教师资源匮乏已严重制约这些学校的发展。

    二是抓教学质量提高的着力点不对,忽视了高中起点年级。近年来,各学校都注重高考成绩的提高,但不少学校存在短视行为,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高中毕业年级。这样一来,就只能削弱基础年级的师资力量,直接导致出现高一、高二年级骨干教师少,代课教师多的局面。基础年级投入少,教研活动少,教学管理放松肯定会直接影响高三教学质量。平时,我们提倡的抓基础,一是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二是抓基础年级,这两方面我们都还没有真正落实好。分级指导要从高一做起,不是提倡办重点班,而是要真正因人施教,分类指导。

    三是校本教研实效性不强。新课程改革以来,各校都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但在实际教研工作中,流于形式的多。正如省教科院阚智院长所说“有的教师比较封闭,缺少与外校交流,有一些自我为主的情形,主动性不足,踊跃听课的不多,这与桐城文化包容、交流的丰厚底蕴是不相适应的”。目前,教师单打一的多,合作交流的少,缺乏团队精神,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比较难以实现,校本教研的氛围还未形成。

    四是校际之间联动少。很多学校非常重视管理经验的交流,但忽视高考复习方法、模拟检测、高考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示范学校的示范作用不明显,前几年部分学校间的联考已经少见。有的学校对上级组织的统考态度消极,对考试结果不进行分析,不横向比较,不能及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造成高考备考的盲目乐观。
这些问题在各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是影响和制约我市高考成绩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所在,必须正视和切实解决。

    二、坚持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勇创桐城高中教育新辉煌

    本学年度,我市教育教学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升发展内涵、创建教育品牌”的工作目标,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高中教育,关键词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此,我们提以下几点要求。

    (一)明确责任,全面规范办学行为

    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的必然要求。所有学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规范办学行为的自觉性,切实落实教育教学管理规定,认真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严禁有偿家教,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规范教育收费,加强教材管理。省级示范学校要率先垂范,严格规范招生秩序,控制招生规模和班额,有计划地减少补习班招生,直到停办。

    (二)提升层次,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全市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与精细化管理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要克服有制度无执行,有管理无检查,有反馈无矫正,有布置无落实等现象;部分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听课、评课少,参加教研活动少,蹲点班级指导少;学习先进经验,往往对表面东西感兴趣,兴趣过后依然如故,又回到老路上;部分学校全员全面管理力度小,科学和谐育人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教师无教案,用旧教案、简案上课的现象时有发生。种种问题都源自管理上的不精细。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研究精细化管理,全力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首先体现的是规范化,规范化带来的是高效率。管理责任要具体化、明确化,做到 “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做到每个人每项工作都是日结日清,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要重视过程管理,坚持制度管理,公开透明,监督有力。

    教研室和学校要把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作为保证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行来抓,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研工作的意见》。严把“五个”关口,落实“五字”要求: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理顺集体备课的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突出一个“细”字;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建立课堂教学的监控机制,突出一个“新”字;三是严把作业的批改、讲评关,作业选择要精、批改要细、讲评要到位,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科任教师要建立错题档案,突出一个“精”字;四是严把辅导关,要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和帮困两不误,突出一个“实”字;五是严把测试关,在坚持采取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知识生成、能力发展、问题解决等高质量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加强日常测试、模拟测试的针对性,从试卷编制、批改、分析到反馈讲评等要以教与学的“诊断”、“矫正”为落脚点和归宿,突出一个“效”字。抓教学常规建设靠落实、靠坚持不懈、靠细化,只有坚持抓落实,抓细化,才能推进精细化管理最终由制度的约束而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三)立足发展,着力打造两支过硬的队伍。

    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建设两支队伍--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校长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面对情况的不断变化,顺应形势,加大内涵发展。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质量意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立校之本,更是校长立身之本。校长要真正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上;对各个年级、每一位教师的情况要做到了如指掌。二是学习意识: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管理理论,逐步形成适宜自己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要善于学习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结合学校实际灵活运用,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三是实干意识。教学质量是硬功夫,并非一日形成,需要常抓不懈;世人浮躁,校长不能浮躁,抓教学是硬任务,不能有丝毫浮躁,更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校长既是管理的权威,也应是教学的权威。校长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要善于突出自身优势,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德育管理等方面抓出自己的特色;要认真查找在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盲点,做好预防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努力抓好切入点,以人为本,建立以教师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和机制,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注重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注重人文关怀,打造名师梯队,用事业留人、用情感留人、用环境留人、用心留住教师。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要能够真正实现高中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必须迅速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一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重新确立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树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崇高的责任心、使命感和职业良心。要求教师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阅好每一本作业,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应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更多地关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材施教。要下决心解决一些教师不备课上课、满堂灌、练习不改不评、资料搞拿来主义、不集体备课等不负责任的问题。二要切实抓好骨干教师的培训。把培训骨干教师放在突出的位置,三个年级的各个学科都要配置学科带班的领头羊,鼓励他们一马当先,带动一大批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三要强化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给教师以选择自我专业发展的自由。要从教师所任学科及本身能力出发,较为自主地选择所学内容,可多可少,学以致用,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育团队精神。四要加速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要引导教师建立科学的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采用参观、展览、典型引路、等级考试等手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五要实施名师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等优质资源,还可以请外地各类专家、名师传经送宝,感受自己与导师的区别,使之学有榜样,提升品位。

    (四)加强研究,全方位提升高考复习教学的效率。

    第一,要研究新课程,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内涵发展。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历三年,随着09年高考的结束,新一轮课程实施已进入全面总结、反思、提升阶段,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深化全市高中课程改革,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全市教科研层次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教研室和学校要组织全程参与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总结和反思,从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实施策略、新课程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课程对教学管理的要求等诸方面加强研究,形成研究成果,为下一阶段新课程实施打下基础。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丰富教科研成果,为今后的专业成长打下基础。

    第二,要研究课堂,让课堂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优质的课堂。高考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课堂的竞争,因此,质量提升的关键在课堂,在有效的课堂教学。省教育厅视导组专家听课的印象是,我们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固守传统,师生双边活动少,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加强课堂研究,就要研究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才是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课堂。研究有效教学要从研究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抓起,探索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效果、强化学习体验的最佳途径,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作业、有效测试的研究,形成有效教学研究体系,切实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第三,要加强考试研究,提高复习效率。研究新课程要从研究新高考做起,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了解考试要求;认真研究安徽省09年高考试题和其他高中课改试验区的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趋势;认真研究试卷评价和分析,掌握答题技巧;认真研究课程专家和新教材编写者的思想和课改理念,研究省教育厅有关新高考政策意见和文件解读,借鉴兄弟学校和学校同行对新高考的研究成果,聚集智慧,聚集信息,形成校本化、个性化研究成果,为2010年高考做充分准备。谁在这些问题上研究得早,研究得透,把握得准,谁就能掌握教学和高考的主动权。我们希望省示范学校尤其是桐中,要在这个问题上在带好头,不仅在高考成果上做带头人,而且在学术研究上做真正领头雁。

    (五)统筹兼顾,增强持续发展的实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起始年级是奠基阶段,决定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各高中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重视毕业班教学轻视起始年级管理的做法,时间上多向高一年级靠一靠,精力上多向高一年级投一投。要高度重视起点年级教师的配备,特别是班主任的选配。教学上要突出一个“严”字,切实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坚持“低起点,严要求,稳步走,高效率”的教学原则,着重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和学习习惯问题。习惯、情感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和浓厚的兴趣,才会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各校对高二管理也不能放松,教学上要突出一个“活”字,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坚持“教学内容要活,教学方法要活,信息渠道要活”的教学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特长生发展。狠抓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非高考学科的学习,实施素质教育。

    毕业年级的教学仍然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最重要尺度。各校要高度重视,强化管理措施,明确责任目标,加大教学力度;要召开专题会研究高三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要突出重点,一是抓全体,促全面发展;抓中、边、弱,促全体提高;抓尖子,促特长发展;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实现整体优化。二是抓好三轮复习,提高教学效率。即抓好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在复习教学上要突出一个“新”字,在“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基础上,要坚持“内容新,情景新,思路新,方法新”的教学原则,使三轮复习新中有紧,新中有严。三是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要加大教学管理的力度,彻底改变复习课教学教师不主动备课,靠复习资料打天下的局面,杜绝“考试—评讲—再考试—再评讲”连轴转现象发生,旗帜鲜明的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万丈高楼平地起。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决定了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义务教育抓起。从小学抓,从初中抓,从源头抓才能为高考决战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全市中小学校长都参加了今天的会议,为加强对义务教育的质量监控与考核,我们正在制订和完善《桐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今天参会的初中和小学校长,回去要召开专门会议强调落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室要切实抓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及时了解我市教育教学实际,掌握教改动态,不断深入探讨切合我市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形成校校抓教改,人人讲教研的新局面。

    (六)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学校一切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上。我们要牢固树立全新的学生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德、智、体和各学科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确立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观念,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杜绝一切体罚、心罚学生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感到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理想乐园。要从小学开始,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做好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练习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掌握主动权。高中应要求教师控制好作业和练习的量,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克服学生对作业穷于应付,被动学习的情况,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练习设计、作业布置、考试命题等方面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向绝大多数学生,使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程度、学习习惯、认知特点相协调。要让学生从资料堆中脱出身来,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根据省厅规范教辅资料的要求,从明年我市要启动全面规范教辅的征订工作,教师个人不得向学生推荐指定教辅资料,教研室、教育科等部门将根据省厅规定的程序,征求各校意见后,制定相关具体办法。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理想前途教育、高考形势教育,通过个别谈心、读报刊资料、召开各类会议等多种渠道,激发每个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

要坚持实施中等生战略,稳步提高升学率。以中等生为主体,实现本科达线总量的增长,这应该是高三教学管理的基本策略。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中等生是我们实现高考达线总量突破的主体力量。中等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学习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中等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班级中比例大、易分化、不稳定,抓住了他们的一个“特长”或一个“特点”,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首先,要培养“中等生”的自主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对“中等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锻炼的环境,激发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使他们能够在相应的环境中运用这种思维,增强自信。其次,对“中等生”要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因素,发现他们的特长,同时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培养他们主动迎接各种挑战的勇气与能力。第三,要掌握“中等生”特点,分类教育,挖掘潜力,促其发展。第四,“主体”倾斜,提高效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中等生身上,力求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实施中等生战略,抓中间可以带两头:中等生的优化,能带动优等生克服好高骛远的毛病,增加压力和动力,向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冲刺;也能使成绩较差的学生看到希望,受到鼓舞,这样可能形成“优等生补短,成绩差生进步,中等生跳起来摘桃子”的大好局面。 

上一篇:我市全面加强学校团队工作 娄雪松陈玉莲出席相关会议
下一篇:陈玉莲副市长在全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主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教学管理    |     教育科研    |     学校动态    |     学生管理    |     后勤保障    |     团委工会    |     文艺天地    |     校史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