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两位校友吕昭平、程备久获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带人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
一、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团队以“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与强韧化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吕昭平教授团队是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支优秀科研队伍。近年来,在吕昭平教授的引领和指导下,团队在高性能钢铁材料、高熵合金、非晶合金、多孔材料、材料计算模拟等众多领域内均取得丰硕研究成果,这些金属材料将在我国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国防装备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有广泛应用。
吕昭平,1970年生,1988年高中毕业于天城中学,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大学副校长。
参加第四期“长江学者”专访
1988年—1992年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系 学士
1992年—1995年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系 硕士
1996年—2001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 材料科学系 博士
2001年—2004年 美国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4年—2006年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2007年—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
2007年—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7年7月起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个人荣誉
·2016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
·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9年,美国R&D 100 大奖
· 2009年,国务院特殊津贴
· 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2007年,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建龙讲座教授
· 2005年,美国材料研究协会研究生大奖评委
· 2005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2005年年度杰出科技青年之一
二、安徽农业大学校长程备久教授牵头完成的《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成果为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防控、稳产增潜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引领了涝渍灾区机械化、良种化、轻简化、标准化综合减灾新方向。
程备久教授1976年高中毕业于天城中学。现任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学家,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安徽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1982年获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
1988年获安徽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
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1999.01—2000.03,澳大利亚阿德雷得大学国家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1994年起,先后任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副主任、主任。
2000—2004任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2004.06起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安徽省八届政协委员,九届政协常委。
2014年8月21日,任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现兼任教育部农林院校理科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农业部玉米专家组成员,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安徽省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曾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国家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访问及合作研究。长期从事作物生物技术、生物物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863、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国家和省部级攻关项目20多项。安徽省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时间:2019-01-13 14:00:12 点击量:2757
天城中学两位校友吕昭平、程备久获2018年国家科技奖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带人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
一、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团队以“块体非晶合金的结构与强韧化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吕昭平教授团队是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支优秀科研队伍。近年来,在吕昭平教授的引领和指导下,团队在高性能钢铁材料、高熵合金、非晶合金、多孔材料、材料计算模拟等众多领域内均取得丰硕研究成果,这些金属材料将在我国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国防装备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有广泛应用。
吕昭平,1970年生,1988年高中毕业于天城中学,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大学副校长。
参加第四期“长江学者”专访
团队核心成员
凤凰卫视专题报道
教育经历1988年—1992年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系 学士
1992年—1995年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系 硕士
1996年—2001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 材料科学系 博士
2001年—2004年 美国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4年—2006年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2007年—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
2007年—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7年7月起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个人荣誉
·2016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
·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9年,美国R&D 100 大奖
· 2009年,国务院特殊津贴
· 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2007年,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建龙讲座教授
· 2005年,美国材料研究协会研究生大奖评委
· 2005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2005年年度杰出科技青年之一

学术讲座
二、安徽农业大学校长程备久教授牵头完成的《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成果为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防控、稳产增潜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引领了涝渍灾区机械化、良种化、轻简化、标准化综合减灾新方向。
程备久教授1976年高中毕业于天城中学。现任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生物学家,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安徽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1982年获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
1988年获安徽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
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1999.01—2000.03,澳大利亚阿德雷得大学国家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1994年起,先后任安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副主任、主任。
2000—2004任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2004.06起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安徽省八届政协委员,九届政协常委。
2014年8月21日,任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现兼任教育部农林院校理科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农业部玉米专家组成员,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安徽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安徽省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曾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国家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访问及合作研究。长期从事作物生物技术、生物物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863、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国家和省部级攻关项目20多项。安徽省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