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天城
时间:2016-07-28 02:01:47 点击量:1950

图画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天城

原创 2016-07-26 肖大虫 肖大雨
作者简介肖大虫,桐城人,八零后,爱好阅读,写作,现居南京,曾发表作品于《江南时报》、《桐城文学》、邻居的耳朵网站第二本合集《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肖大雨,80后,天涯读书签约作者,曾发表作品于<<桐城文学>>、<<凤鸣>>及邻居的耳朵网站,有部分作品被推送于妞博网首页。
关于我的母校“天城中学”,百度有这样的注解:

我于2002年在此上学,现阔别母校近11年,但依然记得在此度过的一段青春岁月,现以涂鸦画的形式追忆下当年。

1当时的学校大门




当时学校门头四个大字是从毛主席书法里拓下来的,该大门需要咱们出示出入证才可进入。

学校门口总摆着早点摊,卖着豆浆,煎饼等,煎饼只要五毛钱就可以买到。

通向学校大门的那条小道两侧,有不少的文具店,磁带店,砂锅店,理发店,服装店……

我们买过两元的软面抄送给军训时的教官,我们曾在砂锅店里吃砂锅吃到感觉鼻子能喷火,我们也曾将两三块钱的盗版磁带放入复读机,不厌其烦地去听小刚,听阿杜,听周杰伦,听《我为歌狂》里的每一首歌,我们总是大声唱《有梦好甜蜜》。快乐与满足有时来得很简单,它的缘由,可以小到只是去理了个发,或者只是洗了澡换了身新买的衣裳。

2宿舍和开水房



我们当时住的女生宿舍叫“咏絮公寓”,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咏絮”形容女子有才。

因为女生宿舍比较接近开水房,所以咏絮公寓门口总是摆满了水瓶。到了中午或傍晚,水房门口就会出现排队的“长龙”。当时打水需用金龙卡刷卡,8分钱一瓶。

有男生嫌排队麻烦,他们总将水瓶往女生宿舍楼门前一放,然后跟同班女生描述自己水瓶的模样,委托女生打水时顺便给他们也打上一瓶。他们不是没有被捉弄过的,曾有女生将男生送来的水瓶里灌上了满满的自来水,然后使用200卡拨打男生寝室的电话,通知对方开水已打速来领取。

咏絮楼的宿管阿姨,大家叫她桂姨,是个蛮亲切健谈的阿姨,“非典”那阵子学校大门紧闭,我们只得去由桂姨的办公室改造的临时超市里买卫生巾,我们曾在拿走一包卫生巾后就一脸娇羞地匆匆逃去,不料桂姨竟跑出办公室对着我们的背影大声喊道,“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3揽日楼



揽日楼靠我们学校北边,接近操场,靠四楼有个教室是机房,我们在其中上的信息教育课,为后来的上网冲浪奠定了理论基础。

揽日楼边上有块空地是我们当年班上的卫生区,每周二下午有大把时间用来大扫除,灰尘的的味道浓烈,被解放的我们贪恋着在此度过的时光,男孩们吹着口哨,女孩们则欢愉地说笑。

4天健楼

这可能是我们学校最美的一幢教学楼,复古大气的白色建筑。“天健”二字取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高一时在此教学楼里上课,还记得当时从宿舍走向天健楼的那段路,会经过食堂“笃行堂”,一排玉兰花灯柱,再经过一个小池塘以及种着大枫树的小型花园。

据说它是我们步入高中前夕建造好的,楼顶上还有一台天文望远镜。没在里面上课过的学长们曾抽空来此楼“游览”,然后对天健楼的卫生间都赞扬了一番。



天健楼的对面是九畹楼,也是教学楼。

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是不轻松的。有很多学子为了节约时间,都不计形象地端着饭碗站在教学楼底下吃过饭。记得那些年在严冬里,天还黑着时,许多同学一起奔跑着上楼梯赶去教室上早读的场面十分壮观。我们总利用下课十分钟时间趴在桌子上面补眠。追逐梦想,“仰起头看着天,多少固执的脸。”

5学生寝室



当时的宿舍床头总是被我们挂满毛巾,床底下则放着红色的洗澡盆和各色的桶。一到夏天,大家就拉起布帘背对背洗澡,生怕被人看见。

常常到了熄灯时间,我们还点着蜡烛看书,特别是在各大考试之前。我们当时班主任方国虎老师还经常会来我们宿舍抽查,看有没有学生在熄灯后卧谈之类。

女生们不止是在熄灯后看书,连上厕所也是如此。记得当年咱天城的WC仅靠一个小水箱冲水,小水箱一满,哗啦一声,蜂拥而至,排山倒海……

不过,听闻现在天城中学的条件比我们当年好得多得多。



(曝光天城女生神秘不可测的WC)

6就餐问题



我们当年都是用叫做“粑缸子”的搪瓷碗在食堂打饭,不论教室窗户还是宿舍窗户上,都总是堆满了咱们的“粑缸子”,如同叠罗汉一样。偶尔一阵大风吹来,还能听到它们集体“跳楼”的巨大声响。

拿错碗也是常有的事~

7音乐老师与天中校歌



高中时的音乐老师很斯文,戴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他会唱美声,弹得一手好钢琴。第一节音乐课上,他教我们天中校歌,尤其喜欢校歌里的“先贤遗则化雨春风”那句。

8我们那届的校服



我们那一届的校服曾遭到大家的一致嫌弃,它没有学长学姐们的校服的清爽,也没有学弟学妹们的校服的时尚。我们只是在学校举行运动会时才被迫统一穿上。

若干年后,当年的校服已不知去向,而我却无比想从衣柜里翻出它,想再看看它的模样。

再回想起它,觉得它其实还蛮好看。或许是因为怀念那些穿着校服走在校园里的时光。不复存在的校服,被记忆加工重构,它呈现了我们以往可能未发觉的朝气蓬勃和青春向上。

9那些呼之欲出的



我们的课桌上总是堆满了如小山般的书,临近高考更是如此。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总会写着高考倒计时,时时提醒着你学习的紧迫。
在这样忙碌的青春里,你青春期里的敏感,青春期里的热血,却并未被忙碌牢牢束缚,它们总是呼之欲出,表面的不动声色里可能怀揣着纷繁的心事。以至于再回首,你看到那些属于青春的亮色依然耀眼,那是因内心的澎湃而被染色过的光阴,一段毛孔不自觉就会peng——peng——peng起来的光阴。似乎连后来的晚风都不及那时的风那样有魔力,似乎每一阵都伴随着未曾被告知的意外惊喜、藏着似有非有的期待。
后 记
现在,虽然离开天中许多年,但依然记得那里的操场,以及在夜晚的校园里氤氲着的暖黄灯光,记得食堂里那一个个不大却又洁白有嚼劲的甜馒头,记得泼过女生洗澡水的走廊,记得语文老师给我们讲《百年孤独》……我记得我们的叛逆和调皮,也记得我们的坚韧和努力。
那,不就是我们的黄金年代吗?

 

上一篇:洪水无情,校友有爱
下一篇:安庆市教体局领导莅临我校检查开学工作

主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教学管理    |     教育科研    |     学校动态    |     学生管理    |     后勤保障    |     团委工会    |     文艺天地    |     校史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