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填报及录取流程(转)
时间:2011-06-27 08:37:43 点击量:1811
高分优先投档 志愿依次检索
 
        26日起,全省考生已开始填报志愿。省考试院提醒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正确利用平行志愿的规则,规避志愿填报风险,提高志愿填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普通文理科本科四个志愿:A要冲一冲,B、C要精确、要稳,D要能保底。昨日,本报特别邀请了省考试院专家对网上填报志愿进行了详细解读。
  解读
  按照分数排序依次检索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指在某个录取批次设置的院校志愿均为并列的志愿。
  平行志愿与传统志愿的根本区别在于投档方式上的区别。平行志愿改变了传统的“志愿优先”的投档原则,首先按照分数将考生排序,然后按照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体现了“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注意
  填报要求细填平行志愿
  普通文理科:本科院校的一、二、三批次均设A、B、C、D平行的4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批次设A、B、C、D、E、F平行的6个院校志愿。第一、二批本科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第三批本科和第四批高职(专科)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4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对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和院校追加的计划,面向批次线上未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同时,批次线下20分之内的考生也可以据此计划填报“降分征集志愿”,作为批次线上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降分投档的备档。 “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均包含三所院校及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院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和专业按考生填报的“降分征集志愿”进行逐分降分投档。
  提前批次:提前本科高校分为军事(含国防生)、公安、政法、免费师范生和其他共5类,军事院校(含国防生)和免费师范生两类实行“平行志愿”,设置三所院校平行志愿及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该批次本科其他类别和高职(专科)院校仍实行传统志愿,设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4个专业及专业服从志愿。考生的提前批次本科志愿只可选报一类,多选视为无效志愿。
  艺术类:在使用省统考成绩的第二批本科专业、第四批本科独立学院及民办院校和第五批专科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每批均包含平行的3所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3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志愿。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的计划,将面向未被录取的批次线上考生征集志愿。
  体育类:第一批,本科批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除安徽师范大学1个单考专业外),设平行的五所院校,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志愿;第二批,高职(专科)批次,设A、B、C、D平行的四所院校,每个院校志愿均设3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志愿。
  特殊类:自主选拔录取设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设1个高校志愿。

平行志愿减少“撞车”事故但存在退档风险,志愿过高也难被录取
  图说
  平行志愿投档“两步走”
  具体来说,“平行志愿”投档时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先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分数高的考生先检索投档。比如,某文科考生成绩排在全省全体文科考生的第5000名,需要前面4999人检索处理完成后,才轮到这位考生。
  第二步,投档时按照排序逐个对考生的“平行志愿”进行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如上图所示)。
  比如考生A,考分580分。计算机检索到该生时,首先检索该生填报的A学校,假设A学校计划已投满,且投档最低分为590分,该生不符合投档条件,无法投往该校;则继续检索B学校,假设B学校计划未投满,则该生档案投往B校,计算机不再检索C、D志愿。如果该生填报的4所院校计划均已投满,则该生的4个平行志愿均无法投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
  计算机完成对该考生的检索后,再处理下一位考生。
  与往年填报志愿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相比,平行志愿所填报的各校只是检索考生成绩的排序,而非所填报志愿的位次,考生投出档案的先后取决于高考成绩的高低。
  优点
  志愿填报少投机
  以前填报志愿,考生必须在几所院校中选择一所作为第一志愿,这种选择增加了考生的焦虑。
  平行志愿填报,可以将与自己实力对应的相同层次高校放在一起,同时填报几所高校,志愿选择的空间增大,志愿填报的风险降低,这样能够大大减轻考生填报志愿时的紧张、焦虑情绪,并且能够减少志愿填报中的投机心理,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兴趣、爱好和特长理性填报志愿。
  避免大规模撞车
  传统的志愿填报方式,如果第一志愿填报不当,即使分数再高,也可能落空,并且如果一志愿落空,后面的志愿要么是落空,要么就是高分低就。
  实行平行志愿,首先根据分数对考生进行排序,分数高的考生排名靠前,每个批次都有多个志愿,选择余地增大,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大规模撞车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
减少“录非所愿”
  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并非某一所院校不去,他可以同时选择几所院校。实行平行志愿满足了考生这方面的需求,使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几所心仪的院校,考生意愿的表达有了更多的空间,大多数考生都可以被录到填报志愿时选择的院校,从而有效缓解了录非所愿的现象。
  平行志愿给了考生充分的意愿表达空间,绝大多数考生对录取结果比较满意。因此,2008~2010年,3年高校新生报到率都有明显提高。
  风险
  可能被退档
  现行录取体制规定,高校可以在120%之内自主确定投档比例,那么超出100%部分的考生面临被退档的危险。而且由于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因此,这些考生一旦被退档,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
  为尽可能减少因超比例投档而退档的考生数量,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我省已经规定,普通文理科省属院校的投档比例原则上为1:1。同时,我省还将与部属和省外院校积极协商,将一本、二本院校的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1.05的范围内,三本和高职(专科)院校的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1.1的范围内。
  志愿过高难被录取
  虽然平行志愿为考生选择同一层次学校提供了机会,但是,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志愿填报过高,并且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都落空,从而造成投档失败。
  技巧
  平行院校要有梯度
  今年是我省实行平行志愿的第三年,考生可以参照前三年各批次院校投档最低分和投档考生最低成绩排名,来选择院校。所填报的几个平行院校之间要适当拉开差距,保持一定的梯度,而且必须要有一所学校保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
  A志愿可以冲一冲
  几个平行志愿之间也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来说,平行的各个院校志愿中,A志愿可以冲一冲,选择稍高于自己定位的院校或者自己最希望上的院校;B、C(D、E)志愿应该是自己定位的院校,要确保准确;D(F)志愿要保底,确保能够顺利投档。
  机会
  征集志愿可降20分
  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会有一部分院校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同时,一些省外院校也会根据我省的生源情况向我省追加一部分机动计划。对于这些计划,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及时对社会公布,未被录取的批次线上的考生可以到所在市、县招办指定的地点上网填报征集志愿。
  由于时间所限,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录取期间,考生要密切关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相关信息
  对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根据院校申请,可以降分投档,最大降分幅度为20分。
  降多少分录取要看计划
  根据教育部规定,降分征集志愿的投档是逐分降分,也就是说,先下降1分投档,如果计划完成,则不再降分;如果计划仍未完成,则继续下降1分,依此类推。如果降到20分,院校计划仍未完成,则不再降分。
  此外,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如线上生源不足,在规定的降分范围内(其中少数民族预科班本科为80分,专科为60分,民族班为40分)降分录取;定向就业招生,在征集志愿结束后,仍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可在同批次线下10分之内,对考生平行志愿逐校逐专业逐分检索投档。这两类降分投档的比例均为1:1。

上一篇:不断奋进的天城人
下一篇:淮南四中来校交流

主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教学管理    |     教育科研    |     学校动态    |     学生管理    |     后勤保障    |     团委工会    |     文艺天地    |     校史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