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可以更优秀:秦秀文老师谈家教(上)
时间:2020-01-09 08:25:51 点击量:2678

现场照片

 

12月底,由逍遥津街道文明实践所和《合肥晚报老城新闻》联合主办的庐阳妈妈智囊团读者交流会,在皖新传媒42中启明书院如期举行,50余位家长朋友相聚温馨的书院,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

 

活动请来了合肥八中秦秀文老师(秦老师是桐城人,高中毕业于天城中学),给读者朋友们上了一堂课《你的孩子可以很优秀》,深受现场读者们的好评。

 

秦老师讲课音频链接如下

(现场效果不太清晰,见谅):

 “我们要培养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不能只讲成绩好,健康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秦老师连续多年带高三班主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从关爱学生身心健康、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出发,从十个方面展开了精彩的论述。

 

秦老师讲解这10条经验的时候,每条都辅以生动的事例,讲述多位后进生逆袭成功、成为优秀的健康的孩子,如物理考10分的女孩如何一步一步成为美国名校博士;如何发现夜不归宿游戏成瘾的男孩心中的明星梦,通过安排他参与拍微电影,最终鼓舞斗志、高考成绩比一本高了60多分……

    

这些孩子能够逆袭成功的原因,除了孩子本身学习习惯不错,更重要的就是家长提高了认知,放下面子,与孩子一同成长。理论结合实际,道理结合窍门,观点结合方法,家庭教育,乃我们每一位父母应该潜心研究的大学问也。此次活动中,小编进行了录音整理,给更多的读者朋友们以参考。


主持人与秦老师问答读者问题
 

 
 
 
 
 

一、把自己当作孩子,理解孩子

从而让孩子接受自己

 
 
 
 

 

 

我今天主要讲讲我学生的故事。2015届有一个学生在上了大学以后,回来跟我讲:老师我发现我们这个班的同学不仅仅高考考得不错,而且在大学里也学得很好。

 

我听到学生这样说,是很感自豪的。我带的这些学生,不管他考得好或不好,都会有一个评价:我们这个班是最幸福的班级。这些孩子心态很阳光、很健康,我觉得这样的优秀才是健康的优秀。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出这样一个健康的、优秀的孩子呢?我给家长总结了十条建议。

 

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心态都能保持良好,但是到孩子上初中、上高中,特别是高中的时候,可能就不这样想了。当别的孩子表现得都那么“厉害”,你孩子总是考不好,你就会很着急,一着急、你会发现问题就越来越多了。

  

那么,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优秀?我们家长有许多好方法,对孩子讲的时候也是推心置腹,可能自己都要被自己感动了,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出现这个现象,我觉得首先要让孩子接受我们,孩子接受我们了,我们讲的话才有效。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把我们换到孩子的位置,去理解他,从而让孩子接受我们。

 

我们都做过孩子,当年作为孩子的我们,难道就没放过错,没有一点不足?我们不能忘了,当时的我们,希望家长如何的交流和对待。

  

我班上曾有一位学生,成绩非常弱,是年级倒数第一名,并且比倒数第二名少了几十分。像这样的孩子,很多家长可能非常急、很痛苦,甚至不好意思对外说是他的父母亲,嫌丢自己的面子。

 

然而这个学生的父母做得非常好,知道心疼自己的孩子,觉得我孩子太不容易,成绩这么差,在学校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啊!

  

这个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包容、鼓励下,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个三本,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成绩出来后,家长打电话给我,我也很高兴。

  

我是一位高中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年轻的父亲。我家孩子今年刚上小学二年级,有时候考得不好,家里人着急,我觉得倒是件好事:孩子从小就要学会承受小小的打击。

 

我当老师这么多年,看过太多意外的情况,有的孩子他平时成绩不算好,但最后能考得不错;有的孩子心态不好,虽然平时成绩不错,高考却遭遇了大失败。我们也看到了太多的报道,有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最终抑郁了。

  

所以我们要多理解孩子,为他设身处地着想,不要一味地打击他,帮助他保持心态的平稳。

 

 

 

 

 
 
 
 
 

 

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

 

 
 
 
 

 

我们常常听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做事不专心、拖沓之类。“自觉、专注、做事有条理”这个良好的习惯是孩子从小就应培养起来的。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的关注力有时是被家长过度的关心所打扰了。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孩子正在看书,家长一会说孩子冷不冷啊加件衣服,渴不渴给你倒杯水、刚切了一盘水果拿进来……他刚看两个字,还没有完全投入进去,注意力就被家人打乱了……然后他正好看进去的时候,家长又喊吃饭了,“饭凉掉了快出来”!(笑)

 

导致他根本就静不下心来,很多孩子专注力不够,是家长们给他太多的关注造成的。

  

所以,我们在孩子看书或者做某样事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要打扰他,让他保持半小时、一个小时的专注力。这个专注力是从小培养的,等长大了再培养要花大量的力气,效果还不好。

   

家长们都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可有时一忙,就变得急躁,变得简单粗暴。去年的一段时间,我特别忙,忽视了对孩子的照顾,当孩子出现学习态度上的问题时,我气得拿出了先前在网上买的藤条,体罚了两次,当然是遭到了强烈反抗的,然后到了第三次,我再次拿出藤条时发现她拿了两根一模一样的藤条,来跟我对打,我网购时买了三根藏在家里的三个地方,却被他发现了两根(笑)。后来,我就把藤条给她做玩具了。

  

我后来采取奖励惩罚的方法。奖励就是给奖金或小玩意,也不许诺太多,奖励给孩子一块钱、两块钱就好,一个便宜的玩具也行,只要她做得好,就给奖励。不过,之前会给她强调一下,这个是你应该去做的义务。如果做的不好,那也要惩罚,肯定不能打。

  

那么怎么惩罚呢?罚钱。因为我也给他钱了,有奖有罚。如果他不同意,那也行,你自己找一个替代品、或者想一个其他的方式,孩子说:那我可以这两天都不看电视吗?我立马就答应了。那两天不看电视,她也很难受。后来我们还换过处罚方式:两天不吃零食,这同样也很痛苦。

  

这个时候我们仍要注意:处罚要提前说好,说好两天不给看电视或吃零食,要提前跟孩子讲好,得到孩子的同意,这样效果才能好。今年我很荣幸被他们班主任邀请去,给班上的家长做了一个讲座,我到家长会上才发现,原来我家孩子在班级是那么的优秀。

  

我曾带过一个女生,我一直认为是我当班主任这么年中令我最骄傲的一个。这个孩子进我班的时候,物理成绩是10分,总成绩全班倒数第二名,她后来通过努力考上了一本,超一本线3分,并且后面她更厉害,在大学学习非常地刻苦,大学毕业后,她没有像同学们一样找到工作或者继续读研究生,而是直接申请到了全球排名41位的大学读博士。

   

这个孩子虽然刚开始考试成绩不好,但她其实学习习惯是非常好的。当时这个孩子只有一门课特别好——生物,其他功课都不行。于是我让她当了生物课代表,并且给她布置了许多学习任务,她都能够很安静地去做。

   

我们很多考得好的孩子有一个共同优势:基础好,但这个女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哪怕基础不算好,只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就有机会反超上来。

 

 

 

 

 
 
 
 
 
 

 

 

三、相信孩子,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少责骂多鼓励。

好的标签可以给孩子信心,坏的标签会让孩子变差。

 

 
 
 
 

 

 

 

我们很多家长,自己常常在外面说:“我的孩子这不行,那不行……”甚至有时当着孩子的面也这样说。这里面有一个经典案例:

  

一个妈妈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她差点流下泪来,全班她儿子表现最差。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一次小学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同样流下了泪。到家后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了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孩子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一次初中的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当儿子拿回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孩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 

  

很多人听过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们家长应该要好好利用家长会这个机会。开完家长会,不管你的孩子是被老师表扬还是批评,回去你都是要给孩子表扬一下。

 

老师本着对你负责的态度,会讲真话,但你回家不要对孩子不加修饰地和盘托出。现在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新闻,就有开完家长会后出现一些过激的事件。我们千万不要把孩子跟老师搞成对立面。

  

你哪怕再生气,回家也不能对着孩子发火或怄气,那样的话,孩子真的是对自己都失去信心了。因为我们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如果连身为父母的我们都不相信他的话,那么孩子还能要求谁来相信呢,那么他真的好可怜。从哪里来培养自信呢,对吧?

 

 
 
 
 
 
 

 

四、尊重孩子,也让孩子尊重别人、尊重生命

 

 
 
 
 

我们在为孩子做任何选择的时候,不要什么都给孩子大包大揽决定好,包括报辅导班、艺术班之类的,不能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就给他定下了,而要征求他的意见,让孩子感觉到大人对他的尊重。

  

让孩子从小体会到尊重的概念,他才会有自尊和自信,毕竟我们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走上社会,做什么都是人家讲你听、没有自己的一点主见。

  

另外,我们在让孩子得到尊重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尊重生命,避免发生伤害自己和别人的事件。  

                                     (未完待续)  


上一篇:妙笔丹青展芳华 :天城中学举行2020年迎新春师生书画展
下一篇:乒乓健身体,雨雪迎新春 :天城中学举办2020迎新春教工乒乓球赛

主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之窗    |     教学管理    |     教育科研    |     学校动态    |     学生管理    |     后勤保障    |     团委工会    |     文艺天地    |     校史校友    |